四好新余更可期
秋日的江西新余,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仰天岗层林尽染,五彩缤纷;仙女湖碧波荡漾,渔舟唱晚;百丈峰,溪流潺潺,晚霞普照。一条条贯穿于城乡之间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将沿线的自然生态、美丽乡村全部串联起来,如同一幅幅山水画作浑然天成。此情此景,仙女湖环湖路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新余段比赛。整场赛事精彩纷呈,骑手们沐浴在一片湖光山色中。
近年来,新余市紧紧围绕“既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新余市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连网成片,县(区)至乡(镇)、乡(镇)至村组的半小时交通圈格局也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截至2019年上半年),农村公路建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0亿元,其中 2016年投资0.93亿元,2017年投资2.54亿元,2018年投资5.1亿元,2019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34亿元。2017年,新余市渝水区被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授予第二批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
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新余赛段
下堡古村路路畅通
规划先行 农村路网村村通达
目前,新余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3909.60公里,其中县公里,乡公里,村公里。新余市根据自身产业结构、区域特色、文化主题、发展导向等要素,将“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一并纳入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升、考评体系中,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与环境、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同时,新余市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构建村村通达的农村路网,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每年的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大力建设通乡、通村公路,近三年新建、改建、升级农村公路562.1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7座,处置农村公路安全隐患541公里,真正实现“县区一级路,乡乡二级路,村村五米五”的目标。
新余市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中,在国家4A级景区仙女湖兴建环湖旅游景观大道,将“路域原生态”归于重要前置环节,打造路域绿色风情新景观,形成“在景中建路,在路中布景”的效果,凸显湖光山色的绿色生态,实现了农村公路“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该景观大道串联沿湖近30个村,打通堵塞仙女湖景区内部循环的“肠梗阻”。在保护水源的前提下,村民沿湖建设生态农庄和鱼庄,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生态路径。
立足生态,在仰天岗绿道、绿化的实施过程中,新余市坚持与生态保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绿道沿线也有鲜花盛放,勾勒出一幅“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迷人画卷,而这条绿道也成为了每年新余马拉松比赛的必选路线。
悉心养护 五级路长共管共治
公路,尤其是农村路,需要“三分管七分养”。新余市注重培育和强化基层养护力量,按照“组织到位、硬件到位、人员到位、技术到位、经费到位”的五到位要求,鼓励乡镇建立农村养护站,实现乡镇(街道)农村养护站全覆盖。从2014年开始,新余市按照县道每公里6000元、乡道每公里2500元、村道每公里1000元,标准足额配套养护资金,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分宜县、渝水区创新养护模式,强化养护力量,积极探索多元化养护,实行目标考核、绩效管理,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常态化治理超限超载,在强化路政监管队伍建设、成立县(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基础上,新余市各乡镇都已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配备专职监管人员,各村委落实专职护路员,形成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监管队伍,推进县(区)级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农村公里建、管、养、运制度化管理模式。
2017年,新余市率先探索出“五级路长制”,由市级路长统筹引领、县级路长落实推进、乡镇路长执法查处、村级路长应急联动、专业部门路长常态养护,对全域公路实行全范围监管。2018年,在路长制全面推开的基础上,新余市实现乡镇重要路口“红绿灯”全覆盖。2019年,新余市继续实施“千灯万带”工程,全力打造优良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安全、平整和畅通。
秋季的百丈峰路景
普惠民生 全面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