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余市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财产安全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全球86%的重大自然灾害、59%的因灾死亡、84%的经济损失和91%的保险损失是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1]。许多学者[2-6]对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影响评估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朱明月[7]选取暴雨、干旱、大风、冰雹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这四种灾害在江苏省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郑伟杰[8]对江门市2001-2014年的气象灾害灾情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朱保美等[9]利用德州市1978-2013年气象灾害历史资料对全市气象灾害的受灾、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发生时间和频次及影响特征进行分析。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新余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自然环境较好,袁河贯穿东西,中部属丘陵平原,南北地形高,自西向东中间低。从地形上分类,有平原、丘陵和低丘、高丘、低山,分宜县的西南部和渝水区的西北部有大岗山(海拔1092米)、蒙山主峰(海拔1004米)的中山。新余市几乎每年都有气象灾害发生,因此,如何根据现有灾害资料来分析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掌握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认识它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显得尤为必要。新余市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冻害,雷暴、大雾。本文利用1959-2017年新余市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和气象灾害统计数据,通过比较典型的灾害影响事例,分析新余市气象灾害出现的时间和影响特征。

1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分析

1.1暴雨洪涝

洪涝出现的概率最大,且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最高的。新余市从4月起进入雨季,每年4-6月降水集中,暴雨、大暴雨有时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冲毁堤坝道路和农田,淹没稻棉等作物,造成生命财产安全。新余市大部分乡镇处袁河支流的源头,山陡丘高,洪水有易涨易落的特点,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一天内即可消退。而袁河两岸乡镇则地势低洼,连续暴雨大暴雨易成灾害,特别是新溪、姚墟、罗坊等乡镇,若遇上赣西水位高,内涝不易排除,内涝时间较长,一般三天左右,1982年一次内涝持续时间达十天之久。

新余暴雨日数的变化和降水量的变化是一致的[10]。图1和图2分别是新余市历年暴雨日数和各月暴雨日数分布。由图2可见,暴雨的日数有明显的月际变化,暴雨主要出现在4-6月。根据资料统计,新余市1959-2017年,共出现暴雨539站次,平均每年每站出现4.7d(次),最多出现在2002年,全市出现22d(次),1988年全市只出现1d(次)暴雨。大暴雨出现51d(次),平均每年每站出现0.5d(次)(约2年出现一次)。以1962年6月17-18日的连续大暴雨降水量为最大。最大连续大暴雨降水量为245.6mm,出现在1962年的6月17-18日,两天各降一个大暴雨。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54.3mm,出现在1969年6月26日。

图1 新余市历年暴雨日数

图2 各月暴雨日数分布

1998年6月14-26日期间,全市共出现1d(次)大暴雨,3d(次)强降水,3d(次)大雨,形成洪涝灾害。全市受灾人口52.45万人,因灾死亡3人,33个村庄人被围困,人饮水困难,山体滑坡11处,损坏水利设施540处,冲毁桥梁15座,损坏公路47公里,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公顷(其中成灾公顷,绝收5325公顷),损坏房屋1335间,倒塌房屋759间,直接经济损失1.269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095亿元。

2002年6月14-29日期间全市共出现了10d(次)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因暴雨和大暴雨致使全市受灾人口33.43万人,成灾人口24.81万人,受灾面积公顷,成灾面积公顷,倒塌房屋477间,死亡牲畜79头,冲毁公路7.7米,直接经济损失4475.7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621.5万元。

1.2高温干旱

新余市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干旱,在冬、春季,因农作物需水量较少,所以短时间的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伏秋季的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造成新余市伏、秋干旱的原因主要是每年盛夏在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其次是地面森林覆盖及植被差的地区,特别是山地、丘陵旱地,其土壤蓄水能力差,降至地表的雨水易流失。在地段上,地处北面的大部分乡镇及南部的东边、南英、南安等地容易发生伏、秋旱。九龙山及良山南部以及其他乡镇森林覆盖率高,地面植被较好的地区,出现干旱概率较少。新余市伏、秋旱平均两年左右出现一次,秋旱频率多于伏旱,且危害程度重于伏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