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不同类型高校学分互换实施模式及规范问题研究

高校学分互换,主要指学生除了完成本身的学习课程之外,还学习其他专业或到其他院校修读相关课程,所得学分都可以得到本校的认可。也就是说,各个院校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学分,使得学生可以顺利实现学分互换,从而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学生流动学习。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分互认模式,主要有辅修专业培养合作、跨校选课、课程免修、学生交流等模式。新余是江西省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新余的本科有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等,专科有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新余推行高职本科为表率、高职大专占主导地位、中职为补充的职业化教育格局的构建,从而呈现出较为完善的既含大中、本专教育、又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体系。为了加快职业教育集约发展,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迫切需要在各校实施学分制基础上构建不同类型高校的学分转换互认机制。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及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新余市教委和高校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新余多所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高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合作精神,正积极组建教学协作组推行跨校的合作办学。

一、高教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

高教领域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主要包括跨校选课、开设辅修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交流以及课程免修等几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

(一)辅修专业培养合作

辅修专业合作课程是我国目前比较高级的学分互认的学生培养实践形式,主要基于联盟内合作院校所提供的跨校选修课程,开展共同合作的辅修专业课程,为联盟内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课程的学历学位证书由合作机构共同签发。辅修专业的开设是基于专业规划的要求而进行设计,课程的设计并不局限于几门独立的课程,而是联盟内的院校通过共同研究,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整体的专业规划出发,进行专业课程的重新设置,并共同进行设计与开发,形成更具吸引力的辅修专业。

目前的辅修专业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一个学校独自开设课程,其他合作院校的学生可以申请学习,所修学分得到本校的认可;二是由多所学校合作,共同开设辅修专业课程,供联盟内所有院校的学生学习,所修学分得到联盟内院校的共同认可。前者类似于跨院校的专业共享,后者则更趋于高等院校的专业共建。

(二)跨校选课

跨校选课是我国目前高校跨院校学分互认的主要形式。学生由所在学校派到合作院校进行选修课程学习,所得学习得到两所学校的认可。跨校选课的课程往往是合作高校的特色课程,是一种资源共享式的学习方式,由此充分发挥高校特色资源的价值。相对于辅修专业合作来说,跨校选课是一种更容易实施的学分互认方式。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联盟的学分互认,大都是从跨校选课开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上选课系统逐渐成为跨校选课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的跨校选课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课程免修

课程免修主要指学生经修习取得相关专业的合格证书,所得学分得到学校认可,因此,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不必再进行该课程的学习。课程免修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成人教育领域,学习者的一些课程学习活动得到继续教育机构的学分认可,因此,免除了对该课程的重复学习,一方面节约了学习时间,一方面节省了教育机构以及学习者的经费支出。例如,一些已经获得国民教育学历的毕业生,其原有的课程学分,在6年内都有效,在参加第二专业学习时,在新专业中,如有与原所学课程重复的,则可认可其原有的学分,对该课程予以免修免考。公共基础课程的学分,在15年内都有效。

(三)校际学生交流

校际学生交流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学分互认形式,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发展水平,将学生选派到合作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同样,也接受对方选派学生到本校交流学习,双方相互认可课程成绩与学分。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合作学校之间进行全面的教学资源共享,还有全面的学术交流,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国内的校际交流,同样,也适用于国际间的高等院校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校际学生交流的学习时间,一般分为一学期和一学年。校际交流的形式,合作学校通过签订交流与合作协议,达成学分互认的共识,确保学生的学分能够获得双方的认可。校际学生交流有利于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出新的途径。目前我国的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普通高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如在校生可以通过申请,获准成为“交换生”,在合作联盟内的其他学校中进行为期一学期或多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所修学分得到合作联盟高校的共同认可。这种教育模式既有利于发挥各个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更有利于学生拓展学习视野,丰富学习阅历,提高高校的人才素质。校际学生交流与跨校选课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前者要求交流的学生在交流学习期间必须驻留在非在籍校中进行学习,学习一般以时间来计量,如交流学习半年或一年;后者主要是学生选修了非在籍校中的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不必驻留在非在籍校,学习一般以课程的完成来计量,如选修一门课程,或选修多门课程。